当前位置: 首页 学术资源学位

社会学视角下乡村庙会文化与社会发展的调适性研究——以河南省L村庙会为例

作者: 张瑞红
专业: 社会学
导师: 张明锁
授予学位: 硕士
授予学位单位: 郑州大学
关键词: 庙会文化;社会学视角;乡村文化;民俗传统
摘要: 庙会是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村社会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项集体性文化活动。庙会与乡村的关系十分密切,庙会在一定程度上是乡村生活整体风貌的一个缩影,它反映了农民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庙会对百姓的日常生活和精神生活起着调剂作用,庙会已经成为百姓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庙会与社会发生了或明或暗的互动关系。那么庙会与社会发展究竟作出了哪些调适,使得庙会依然是百姓津津乐道的重大活动。针对这个问题,笔者结合自己所处的生活环境,从社会学角度,在深度访谈、参与观察、比较分析和文献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功能主义理论、社会交换理论、符号互动理论、涂尔干的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理论、布迪厄的惯习和场域理论等对河南省L村庙会进行了研究,并对乡村庙会发展提出了探索性研究。
   本文包括五个章节:第一部分绪论,阐明了研究缘起,分析了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其中包括关于庙会的研究、关于庙会与村落的研究、关于庙会文化与社会的调适性研究等,明确了本研究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和主要的研究方法,简要描述了研究个案的概况;第二部分相关理论支持与核心概念界定,阐述了本文的社会学理论基础,界定了本文的相关概念;第三部分庙会文化与社会发展的调适性研究,包括庙会功能与社会发展的调适,庙会参与群体与社会发展的调适,庙会活动方式与社会发展的调适等三方面;第四部分庙会文化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提出了庙会文化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关系,并对庙会文化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包括正确引导,注重传统文化之根;传承革新,保护传统文化之魂;因势利导,增强社区凝聚力;审时度势,探索庙会文化发展;第五部分余论,提出了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
Copyright 2006-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北京市石景山区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