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张鑫 |
专业: | 戏剧戏曲学 |
导师: | 朱栋霖 |
授予学位: | 硕士 |
授予学位单位: | 苏州大学 |
关键词: | 旧戏论争;《新青年》;张厚载;文化反思 |
摘要: | 五四时期发生于《新青年》的旧戏论争,一方是北大在读的学生张厚载,一方是阵容强大的《新青年》编辑同人胡适、钱玄同、陈独秀、刘半农、周作人以及学生傅斯年等人,双方你来我往,围绕以京剧为代表的近代戏曲的评价问题,展开了充分的论战,其观点与评价,对二十世纪中国戏剧与戏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回眸世纪之争,可以发现论争背后既有编辑策略的参与,更交织着转型时代的救亡动机、文化焦虑与艺术自觉等复杂信息。晚清戏剧改良是五四论争的历史背景,借文学改造精神的思想革命理念是《新青年》批判旧戏的思想背景;旧戏“形式”的评价,是双方论争的焦点,文学革命者将以京剧为代表的近代戏曲的内容与形式,视作落后思想的表现与载体,在进化论视野中展开无情的批判,以张厚载为代表的守护方则本着对京剧艺术的谙熟与热爱,在“形式”问题上捍卫传统戏曲的艺术独特性。文学革命者的“非艺术”态度未免失之激进,但其对旧戏形式的批判,也揭示了传统戏曲“程式化”特点中隐藏的重感性审美而轻精神提升的关键问题。对双方立场的理性反思,有利于我们探索中国戏剧发展的更为健全的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