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黄玲玉 |
专业: | 音乐学 |
导师: | 王耀华 |
授予学位: | 博士 |
授予学位单位: | 福建师范大学 |
关键词: | 台湾庙会文化;南管系统文阵;艺阵;民间音乐;音乐性阵头 |
摘要: | 阵头(艺阵)是庙宇庆典活动时,伴随神舆逮境游行的民间艺术表演团体,是寺庙活动中最能与常民生活互动的一项民间艺术。台湾庙宇多,民间信仰发达,连带的也促使阵头蓬勃发展,不仅数量可观、种类也多元,根据统计至少有两百种以上,其中绝大部分属汉族福佬系阵头。 台湾阵头的分类方式,长期以来最为人所熟知的是从演出性质将其分为“文阵”与“武阵”两种,直至公元1990年代以后,才有学者因文阵与武阵的分类方式,无法涵盖台湾所有阵头,乃有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切入所作的各种不同的分类方式。其中就音乐性阵头言,主要可分为南管、北管两大系统。 而本论文所要论述的则属各不同分类法中的文阵、小戏阵头、音乐阵头、载歌载舞的阵头、只歌不舞的阵头,且皆属南管系统阵头,包括车鼓阵、竹马阵、牛犁阵、桃花过渡阵、七响阵、太平歌阵、文武郎君阵。而南管阵是狭义南管音乐的阵头化,因此必要时也列入探讨。 本论文将从缘起、音乐角度来论述这些庙会文化中的南管系统文阵。缘起方面,除从文献与实地调查中论述“一般传说”外,拟从正史、文人笔记、小说等文献中着手,去寻找“有稽可考”之历史。音乐方面分成“乐器”与“曲目”两部分,而曲目又分成“歌乐曲曲目”与“器乐曲曲目”,歌乐曲曲目再分成“南管系统曲目”、“民歌系统曲目”,除文献整理、归纳、探讨、比较、研究外,主要以笔者多年来实地调查之所得,来论述台湾庙会文化中的南管系统文阵。 台湾阵头艺术文化虽丰富多采,但长期以来却在民间底层自生自灭,不为官方与主流文化所重视,加上外在大环境的改变与冲击,阵头的发展已文衰武盛,尤其南管系统文阵没落速度之快令人不胜嘘唏,因此本论文的研究除具保存功能外,也希望能提供后人研究之参考,更重要的是期能为历史留下更多的回忆与见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