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熊瑜 |
专业: |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
导师: | 胡松柏 |
授予学位: | 硕士 |
授予学位单位: | 南昌大学 |
关键词: | 赣剧;音系;韵辙现象 |
摘要: | 如果说京剧是我们国家的国粹,那么,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赣剧就是江西省的“省粹”。宋元以来,江西一直享有“戏剧之邦”的美誉,赣剧便是江西省最具影响的主要戏曲剧种。赣剧是一个兼唱高腔、乱弹、昆腔及其它曲调的多声腔剧种,源流久远,声腔丰富,并发展成熟、广泛传播了一大批有着丰富文化底蕴并深受广大群众欢迎的传统剧目。 赣剧起源于明代的弋阳腔。弋阳腔是我国古老的戏曲声腔,在戏曲史上曾与海盐腔、昆山腔、余姚腔齐名,被称为“四大声腔”,对中国戏曲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赣剧在其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饶河班、信河班两大流派。这两派于1950年相合,定名为赣剧。赣东北地区(今上饶、景德镇、鹰潭3市辖区,包括旧广信府和饶州府治地)是赣剧的发源地,迄今仍是赣剧的主要流行区域。 本文以赣剧的舞台语音为研究对象,在调查的基础上,描写了赣剧舞台语音的面貌,整理了赣剧音韵的音系和韵辙,并对赣剧音韵作了新老派音韵的比较和舞台语音与相关方言语音的比较。 赣剧的舞台语言是在赣东北方言的基础上,依“书面化”和“官话化”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社会方言,本文的研究丰富了社会语言学理论。此外,本文也为近代官话的历史音韵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