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术资源学位

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空间保护与更新研究——以陕西凤翔六营泥塑手工艺为例

作者: 杨晓玫
专业: 建筑设计及理论
导师: 李志民
授予学位: 硕士
授予学位单位: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空间保护;更新设计;凤翔泥塑;手工艺
摘要: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伟大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代表了各民族最具特色的历史记忆,每一种地域性的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有其特定存在的物质空间,为其提供发展延续的土壤和空气。物质空间对于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发展和传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探讨如何科学合理的保护与更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物质空间正是本文的基本立足点。
   2003年10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及随后我国发布的一系列关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件和条约,表明了国内外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度正在日益提高,保护工作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但是目前对其物质空间保护的关注度还远为不够,对此方面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
   本文以国内外既有保护理论作为研究基础,从对目前国内存在的少量实例调研中得到启示、总结方法并分析存在的问题与缺陷。在此基础上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借助凤翔六营泥塑手工艺的物质空间保护与更新设计中的实践经验,探讨在实际保护工作中所运用的原则和设计手法。最后,将自己的实践经验与前人研究成果相结合,提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空间保护与更新的新途径,希望能为今后同类的建筑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与实践的参考和依据。
  
Copyright 2006-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北京市石景山区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