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方晓 |
专业: | 艺术学 |
导师: | 张君仁 |
授予学位: | 硕士 |
授予学位单位: | 西北师范大学 |
关键词: | 环县道情皮影戏;解家戏班;田野调查;演出形态;社会功能;书写模式 |
摘要: | 环县道情皮影戏又名陇东道情,自行成之初即以戏班为单位在民间进行演出。 现仍有47个戏班活跃在以甘肃庆阳环县为中心的许多乡镇,在黄土高原上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民间演出群体。已被正式列入国家首批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本文以环县道情皮影解家戏班为个案,进行定向的田野调查和研究。力图通过对解家戏班的传承历史、构成形式、演出形态、生存背景及社会功能进行的描述和分析,揭示出环县道情皮影戏班拥有顽强生命力的文化渊源及其生存现状。 全文由引言、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构成,正文又分为以下四部分: 第一部分:对环县道情皮影戏的渊源流变、音乐特点、舞台空间、演出场地、演唱流派以及戏班的分布予以概述第二部分:是环县道情皮影解家戏班的田野调查报告。首先对解家戏班的传承历史轨迹进行勾勒,继而分别对解家的三个戏班——头班、二班和三班所做的田野调查运用人类文化学“双窗口”的书写模式进行描述和解释。 第三部分: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对环县道情皮影戏班的人员编制与分工、乐器配置与使用情况分类进行叙述,着力于该戏班为民间庙会表演神戏所使用的唢呐曲牌和锣鼓点子结合其戏词进行音乐本体的研究。 第四部分:对环县道情皮影戏班田野调查过程中引发的一系列文化人类学追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