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术资源学位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地理灾害教育的实施现状及改进策略研究

作者: 王卓
专业: 课程与教学论·地理
导师: 娄晓黎
授予学位: 硕士
授予学位单位: 东北师范大学
关键词:
摘要: 2010年年初的智利地震、海的地地震、我国西南几省的大旱、沙尘暴肆虐——灾害无时无刻不在困扰着人类,而我国国民的灾害意识普遍薄弱。对比世界一些发达国家在基础教育中对灾害教育的普及,我国在这方面做得还很欠缺。“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指出:“教育是减轻灾害计划的中心,知识是减轻灾害成败的关键。”可见灾害教育始于学校,学校是开展灾害教育的最佳场所。而地理学科又是灾害教育的主战场,因此,如何在地理教学更好地进行灾害教育尤为重要。
   本文在对高中地理教学中进行灾害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以灾害教育在高中的教学现状为出发点,通过问卷对吉林省实验中学和吉林省永吉实验高中两所学校高一的学生进行调查。问卷从高中生对防灾减灾的关注程度、高中生对防灾减灾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高中地理课堂上灾害教学的状况三个方面设计。经过问卷调查,发现高中地理灾害教育中存在如下问题:(1)高中生的灾害意识薄弱。(2)高中生的灾害知识欠缺。(3)高中生的灾害自救互救技能不强。(4)高中生对身边易发生的灾害了解程度不够。(5)地理课堂没有承担起灾害教育的责任。(6)课堂中讲授灾害的形式枯燥单一。(7)地理教师本身的灾害素养较低。最后,在问卷分析的基础上,笔者给出高中地理教学中灾害教育的一些改进策略。相信本文在调查的基础上得出的调查结果与建议,对更好地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进行灾害教育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Copyright 2006-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北京市石景山区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