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术资源学位

鄱阳湖区晏公信仰研究——以鄱阳县管驿前晏公庙为个案

作者: 饶琴
专业: 民俗学
导师: 刘晓春
授予学位: 硕士
授予学位单位: 中山大学
关键词:
摘要: 明朝开始,晏公作为一个遍布大江南北的水神在部分历史文献、文学作品和地方信仰中出现,民间许多保驾护航、平定风波、退水类的故事都与他有关,尤其是长江中下游河道纵横、水路发达的地区。文献中的晏公身份多样,江西鄱阳湖地区的晏公基本上认同一个较为固定的身份就是晏戌仔,这一地区,包括南昌、九江、都昌、万年、余干、景德镇、鄱阳等鄱阳湖周边的地方。不过,在关于江西鄱阳湖区晏公水神信仰的研究非常少,因此对这一地区的晏公信仰研究和补充地方水神研究资料方面尤为重要。主要运用文献和田野调查的方法,以江西省鄱阳县管驿前村晏公信仰为例,搜集这一地区的传说故事、记录相关的庙会活动、研究鄱阳湖区的自然历史环境与晏公信仰传播的关系。历史文献和口头流传中的晏公故事基本相同,生前为官,天赋神异,死后尸解,显灵于江湖,乡人感其神异为之立庙。为神以后具有平定风浪、保驾护航的神力,而且还得到国家的认可,获得敕封。随着时间的流逝,关于他的信仰日渐深入人心,逐渐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水神.江西省鄱阳县管驿前村的晏公信仰传承百年,有深厚的民众基础。这早有晏公庙这一信仰中心,村中广泛流传着关于晏公神迹的传说故事,还有每两年举办一次的盛大的庙会活动。晏公信仰在鄱阳管驿前的继承与传播,体现了杂糅着儒释道文化的深厚的社会背景,同时在民众的积极参与与不断创造中看到了中国人在神身上倾注的人生观和对道德宗教的精神诉求。
Copyright 2006-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北京市石景山区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