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陈辞 |
专业: | 动画设计 |
导师: | 凌清 |
授予学位: | 硕士 |
授予学位单位: | 南京师范大学 |
关键词: | 动画艺术片;《大闹天宫》;装饰美学特征;表现手法 |
摘要: | 国产动画《大闹天宫》是一部经得起推敲的动画艺术片,从1960到1964年,用了4年创作完成,如今整整46年过去了,无论我们用多么苛刻挑剔的眼光来审视它,仍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动画经典。 《大闹天宫》的设计者大胆地创造意境美,将意境引入虚拟性极强的动画艺术中。在人物塑造上充分学习和借鉴了我国传统戏曲艺术的表现手法,并且广泛的吸取了敦煌壁画、民间年画、民间木刻和民间美术工艺的艺术特点,使得整部影片充满浓郁的装饰风格。本文通过单个画面来进行具体分析,经典镜头作为依据来穿插。通过这样的解剖、分析,基本上较完整的说明了装饰美学的运用给国产动画影片带来了巨大的成功。 从装饰美学特征上探讨象征性的图形符号,理想化的色彩组合,民族性的韵律装饰,通过这些艺术手段在片中的运用,来说明装饰艺术带给国产动画设计理念。艺术形式的不断创新,形式和材料的不断更新和变化,是动画艺术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前提,只有形式和内容的相互补充才能实现动画的提升。 人为因素、历史因素、民族元素与外来艺术的融入是《大闹天宫》这部影片装饰美学特征的成因。这部动画片无论是作品本身、时代影响和画家个人的主动接受方面来看都是一部分受到外来绘画影响的作品,是一部具有中国传统意味又有现代感的影片。 《大闹天宫》中装饰艺术的研究,如传统纹样、戏曲脸谱、石窟壁画这些象征性图形符号的使用;场景、角色、情节的色彩组合设计;道具、京剧的点缀,说明中国动画要保持自己独树一帜的民族特色,必须通过自身的文化优势,将传统的艺术形式“拿来”继承和创新,借鉴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张扬民族风格,是中国动画创作和发展的必由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