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陈丽芝 |
专业: | 音乐学 |
导师: | 罗艺刚 |
授予学位: | 硕士 |
授予学位单位: | 湖南师范大学 |
关键词: | 陈培勋;钢琴曲;民族特色;钢琴演奏;创作技巧;艺术风格 |
摘要: | 新中国成立后,在毛主席“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艺术指导方针下,许多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国钢琴作品不断涌现出来,改编民歌、民族器乐曲成了当时中国钢琴音乐发展的主要形式。虽然较大部分处于对外来创作技巧的学习、模仿阶段,但是,这对于钢琴音乐才刚起步的新中国来说,是开创了使西方钢琴艺术同中国特有的音乐思维结合起来的音乐创作新开端。其中广东籍作曲家陈培勋的《卖杂货》、《思春》、《旱天雷》、《双飞蝴蝶》、《平湖秋月》五首粤调主题的钢琴曲,运用广东音乐题材所作,是民族风格与西方现代作曲技法融合的典范。本文通过对陈培勋先生的这五首钢琴曲从创作背景、创作技巧到演奏分析等方面的探讨,希望能为理解和演奏中国传统改编钢琴曲提供一些参考。 本文包括三个章节: 第一章:创作背景概述。简单的介绍了近代中国钢琴音乐的发展、陈培勋及其钢琴音乐的创造成就以及广东音乐的基本特点。 第二章:五首粤调主题钢琴曲的创作特色。本文主要从曲式、织体、和声以及旋律四个方面分析了五首粤调主题钢琴曲的中西融合的创作特色。 第三章:演奏的民族化特色。从总体分析了中国钢琴音乐的独特性,并从线性旋律的歌唱性演奏、装饰音、节奏以及民族音乐感的培养方面初步探究了这五首钢琴曲的演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