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术资源学位

中国史前龙图像研究

作者: 张扬
专业: 艺术学
导师: 孙长初
授予学位: 硕士
授予学位单位: 东南大学
关键词: 龙图像;史前时期;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图腾文化;巫术礼仪
摘要: 中国史前龙图像指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中发现的具有哺乳动物特征的头部和爬行动物特征的身躯,并组合而成的抽象的神异动物图像。这些图像在中国东北辽河流域查海-兴隆洼文化遗址、赵宝沟文化遗址、红山文化遗址,华北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遗址、龙山文化遗址,南方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石家河文化遗址、良渚文化遗址和凌家滩文化遗址均有发现,几乎遍及整个中华大地。其图像的创作材料的运用和加工手段极其丰富多样,从最初简单地使用卵石的排列、蚌壳的堆塑,逐渐演变为采用泥塑、彩绘等较高级的艺术创作形式,甚至到原始社会晚期普遍采用名贵的玉石雕刻,可谓竭尽所能。中国史前龙图像的内容也走过了由简单到复杂,再走向统一的发展历程,从最初单一的爬行动物形象,逐渐演变为龙首哺乳动物、身躯爬行动物的组合体,并在同一个考古学文化中有了基本相同的龙图像母型,如红山文化的玉猪龙。这一图像特征表明史前龙图像在经历了漫长的演化过程以后,逐步具有相对独立的文化意义,暗含着中华民族发展、融合的历史轨迹。龙是自然界并不存在的生物体,中国古人选取龙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象征,体现了原始先民的思维心理、审美观念、图腾文化、巫术礼仪、文明进程等信息,铭刻着人类文明发展所走过的灿烂足迹。史前龙图像从原始宗教观念的蕴藏处,从氏族图腾的始发,逐渐成为一种文化积淀和中华民族的象征符号,体现了中国古代先民从野蛮走向文明的进程。
Copyright 2006-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北京市石景山区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