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冯锐 |
专业: | 设计艺术学(服装) |
导师: | 王宏付 |
授予学位: | 硕士 |
授予学位单位: | 江南大学 |
关键词: | 民国时期;西式服装;服装版型;服装结构 |
摘要: | 从晚清到民国时期,中国经历了天翻地覆的社会变革,中西文化的激烈碰撞和交汇,对中国服装的变革和发展带来了巨大、深刻而急聚的变化,是中国服装由传统的中式形制逐渐西化的重要阶段。其中,受西方服饰风潮影响比较大的服装主要有以下几类:男装中的西服、学生装、中山装、男子套装和军服,女装中的旗袍、袄裙和时装,以及儿童服装。 伴随着西式服装的传入,适合人体结构特点并适应人体运动规律的西式裁剪技术也开始传入中国,并引导着中国服装走向现代化,可以说,民国时期是西式服装版型在中国传播应用的开端,它为中国现代服装版型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因此对于民国时期服装版型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加清楚的了解中国服装发展及演变的历程。 本文即以现存的30年代出版的卜珍所著《裁剪大全》一书为研究对象,以文字结合图例的方式,详细分析了当时所采用的尺寸测量工具与测量方法,并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男西服、西服背心、西裤、女外套、女式大衣、女裙、旗袍、儿童衫连裙、儿童大衣等9款服装,分别进行款式特点和制图方法的分析和研究,并总结出裁剪公式。最后,将男装、女装、童装三类服装的裁剪公式及作图方法进行对比分析,找出了《裁剪大全》一书的制版规律。 通过研究发现,当时的服装制版技术已经采用了比例裁剪方法,一切尺寸的确定都是以胸围尺寸为基础,这说明民国时期的服装制版已经意识到并已经利用人体各部位的比例关系,但对于不同性别、年龄的人体体型,却还没有考虑到其差异性进而采用不同的制图公式,可见,当时的裁剪方法在适体性上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