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许国飞 |
专业: | 环境工程 |
导师: | 姚多喜 |
授予学位: | 硕士 |
授予学位单位: | 安徽理工大学 |
关键词: | 气相色谱;中子活化;可萃取有机卤素;有机氯农药;多氯联苯;大气湿沉降 |
摘要: | 有机卤素污染物有突出的“三致”(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可持续性和生物富集性,对人类健康危害极大,是世界各国重点控制的对象,研究其大气湿沉降对了解它们的迁移转化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采集了北京石景山区2006~2008的降水样品,采用中子活化(NAA)方法分析可萃取有机卤素(EOX)和持续性可萃取有机卤素(EPOX),气相色谱(GC-ECD)方法分析有机氯污染物:有机氯农药(OCPs)和多氯联苯(PCBs)。主要研究结果和结论如下: 1建立了降水中EOX的NAA方法和有机氯污染物的GC-ECD方法。NAA的检测限为:C1:50ng,Br:8ng,Ⅰ:3.5ng,GC-ECD对有机氯污染物检测限:0.018ng~1.85ng。相对标准偏差为5%~22%。回收率为62%~129%,符合美国EPA关于痕量有机物分析的回收率在100%±40%范围内的要求。 2可萃取有机卤素污染物分析。EOI、EOBr、EOC1浓度分别为0.13~2.06μg/L、0.11~1.99μg/L、9.93~262.73μg/L,大部分EOX是酸不稳定或酸溶性化合物,有机氯污染物比其他有机卤素污染物持久性更强。有机氯污染物是有机卤素污染物的主要成份,而已知的有机氯污染物占EOCI比例极小。 3有机氯污染物分析。实验检测到6种OCPs和84种PCBs。DDTs和HCHs是OCPs的主要成份,含量分别为:∑HCHs,1.5~69.9 ng/L,∑DDTs,1.5~69.9 ng/L。∑PCBs为22.04~2159.47 ng/L;分析它们的组成特征发现,α-/γ-HCH范围为0.33~1.15,说明在HCHs禁止使用后,曾有γ-HCH的非法使用。DDE+DDD/DDT的平均值为1.17,与2002年相比有较大的增加,说明“新”的DDT输入很少。PCBs中二氯和四氯所占比例最大,低氯PCBs占绝对比例;比较浓度随时间变化情况显示,减少趋势很明显,但2008年1月降雪样品浓度较高,可见降雪对大气中物质的清除效率比降雨要高;温度和降水体积是对浓度影响较大的二个气象因素,和浓度呈现明显的负相关性,其中体积对浓度影响更强;分析湿沉降过程可以看出,主要存在于大气气相中的HCHs清除效率较低,而主要存在与大气颗粒相中的DDTs清除效率较高,大气颗粒相的清除是有机氯污染物湿沉降的主要方式。PCBs和DDTs沉降通量有明显的下降趋势,而HCHs则呈现季节性变化趋势,每年的7,8月份较高。PCBs的年沉降通量远大于其他国家,说明了我国PCBs的污染较严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