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林蓁蓁 |
专业: | 音乐学 |
导师: | 叶松荣 |
授予学位: | 硕士 |
授予学位单位: | 福建师范大学 |
关键词: | 贝多芬;哲理性特征;《第31首钢琴奏鸣曲》 |
摘要: | 贝多芬的32首钢琴奏鸣曲,被誉为钢琴音乐中的“新约圣经”,是人类音乐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在这32首奏鸣曲中,晚期作品富含深刻性与哲理性为各方面研究学者、演奏家所公认。而国内外对于贝多芬晚期钢琴奏鸣曲的研究多停留在创作风格、演奏手法等方面的分析上,对于深入音乐本质的哲理性特征的研究较少。为了帮助演奏者走进作曲家复杂的内心世界,更好地理解和演绎作品,本文从“哲理性”这一立足点出发,在明晰其含义的基础上对“贝多芬式的哲理性”进行进一步的阐释,以《第31首钢琴奏鸣曲》(作品110号)作为研究重点,结合该曲的音乐本体分析这首作品的哲理性特征,即“绝望中等待希望”、“宁静中蕴含力量”、“斗争中寻找和谐”、“死亡中呼唤生命”,并结合背景从贝多芬的晚年生活、精神生活、交响乐创作三个方面入手分析这种哲理性意蕴的形成缘由。本文中涉及哲学和历史文化学的综合知识,运用思辨性与实证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第31首钢琴奏鸣曲》进行多角度的研究,以阐明该作品的哲理性特征及追溯缘由为目的,以期对研究者和演奏者更全面地理解这首奏鸣曲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