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术资源学位

试论传统民俗文化的现代重构问题——以河南淮阳太昊陵庙会为例

作者: 李燕
专业: 民间文学
导师: 陈建宪
授予学位: 硕士
授予学位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
关键词: 民俗文化;文化变迁;民族心理;心理认同感;庙会文化
摘要: 传统民俗文化的现代重构,指的是在现代文化与现代生活语境下,民俗文化一方面继承优秀传统,另一方面又为满足现代人的各种需要而不断调整与适应的文化变迁过程。有关这一问题的探究,有助于发现传统民俗文化在现代社会中保持生命力的深层动因,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科学预测,提高我们对于传统民俗的文化自觉。传统民俗文化现代重构的意义不仅体现着对民族心理认同感和归属感的追求,更体现着现代社会对于民俗传统的迫切呼唤。世界正在现代化的轨道上快速发展,而现代化的核心则是传统文化关注相对较少的科学与技术,经济全球化浪潮在全世界范围内冲击着各民族本土文化,这种剧烈的冲击使得中国传统文化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令人欣慰的是,包括民俗文化在内的传统文化中有一些稳定的文化内核在代代相传中不断被整合入当代文化系统,发挥着新的功能,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这表明传统民俗文化是能够实现现代重构的。本文以庙会这一传统民俗文化中极具地方特色的群体性信仰活动为对象,以河南淮阳太吴陵庙会的田野调查为写作基础,描述了庙会上出现的大量民俗事项,如添坟、拴娃娃、还童子、泥泥狗等,进而结合文献资料和田野调查资料进行人类学、文化学的分析。在呈现庙会的繁荣景象同时,研究活跃在太吴陵庙会上的参与者--政府、民众和包括学者、旅游者在内的外来者,目的在于从庙会文化现象的推动力入手,讨论使传统民俗文化的保护与发展在广度和深度上达到最大程度的和谐的途径,进而研究传统民俗文化的现代重构问题。
Copyright 2006-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北京市石景山区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