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简引 |
专业: | 音乐学 |
导师: | 谢林 |
授予学位: | 硕士 |
授予学位单位: | 江西师范大学 |
关键词: | 约翰内斯·勃拉姆斯;钢琴奏鸣曲;德奥古典主义;审美意义 |
摘要: | 约翰内斯·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德奥古典主义晚期的音乐大师。随着浪漫主义时期钢琴特性小品逐渐取代古典的钢琴奏鸣曲,勃拉姆斯坚守古典主义信念,创作的三首钢琴奏鸣曲,成为勃拉姆斯跻身音乐世界的敲门砖。《C大调钢琴奏鸣曲》作为他的第一首钢琴奏鸣曲,在勃拉姆斯的音乐创作道路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这部作品创作于1853年,勃拉姆斯正值意气风发的人生阶段,对音乐和人生都充满了无限向往。勃拉姆斯崇尚古典主义,热爱本民族文化,又受浪漫主义思潮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得这部钢琴奏鸣曲既具浓厚的古典意味,又散发出浪漫气息和民族芳香。该作品的曲式、旋律、和声以及情感等各个因素都反映出勃拉姆斯早期创作风格,并预见到他今后创作的方向。 本文分五章来分析该作品。 第一章是对勃拉姆斯生平及作品的简介。 第二、三、五章是本文的重点部分,首先是对作品的曲式分析,然后详细分析作品的创作特点,再对作品的演奏进行诠释。 第四章阐述了该作品的审美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