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术资源学位

“霸王别姬”母题的性别叙事与女性意识的建构

作者: 余波
专业: 文艺学
导师: 杨国良
授予学位: 硕士
授予学位单位: 海南大学
关键词: 《霸王别姬》;性别叙事;女性意识;戏剧文学
摘要: “霸王别姬”是中国文化传统中一个典型的“英雄美人”题材,穷途末路的霸王美人上演了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无“欢乐的尾巴”--二人自刎--的悲剧故事,这一结局与传统文化一贯的中和结局相迥异,但这个故事却从《史记》中几句模糊之言演绎成后来的各种艺术形式--诗歌、话本、戏剧、小说、电影和话剧等,从而构成了文学史上一个极具魅力的母题。“霸王别姬”母题具有深刻的价值内涵,不同时代之下,不同作者的改写,成就了各自不相同的故事,彰显着独特的历史特征。 正因为“霸王别姬”有着巨大的描写空间和潜在内涵,在被改写的过程中作为对立的两性--男性和女性在心理、言语、行动等方面无不烙上时代特征、文化影响及作者个人性格的清晰印迹。从性别叙事上看,它承载了中国数千年来传统的女性人生价值观和男权秩序。这一故事,从《史记·项羽本纪》到明传奇《千金记》到梅兰芳的京剧《霸王别姬》至张爱玲和李碧华的小说再至陈凯歌的电影,对作为两性中男性的对立面--女性的描写从简单到细腻,从几字之言到占据艺术的中心地位,彰显了女性作为人类两性之一的发展与沉沦。 本文将根据性别叙事,对“霸王别姬”母题下的主要文本进行整体性、系统性梳理,并结合女性主义学说、存在主义学说等理论分析女性意识的从无到有、迷茫、矛盾,以至寻找出路的过程。按时间和类别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霸王别姬”母题之雏形与女性作为男性附属的建构;第二部分-张爱玲《霸王别姬》中女性意识的觉醒:第三部分--李碧华、陈凯歌对历史剧的改写及强势话语体的出现。其中第三部分是全文的重心。最后,通过对“霸王别姬”母题下女性形象和女性意识的研究,以虞姬为代表,整合女性意识的发展之路,探讨女性话语体发展之方向。
Copyright 2006-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北京市石景山区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