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来平 |
专业: | 中国近现代史 |
导师: | 姜进 |
授予学位: | 硕士 |
授予学位单位: | 华东师范大学 |
关键词: | 抗战时期;上海;大众娱乐;叙事策略;人文内涵 |
摘要: | 本文以战时上海(1937.11-1945.8)为时间段,以戏曲和电影为代表的都市大众娱乐为研究对象,在呈现京剧、越剧、沪剧、电影、评弹等都市大众娱乐形式,在战时上海的发展趋势和特点的基础上,分别以《木兰从军》和《秋海棠》作为“孤岛时期”和“沦陷时期”的研究个案,考查不同的娱乐形式,面临复杂的政治、文化环境和市场压力,分别采用何种叙事策略和技巧,在当时产生何种影响;并探讨在某个阶段,不同的娱乐形式竞相演绎同一个娱乐主题,其背后蕴含的历史镜像和人文意义。通过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可以迫使我们对战争、政治、革命和娱乐的关系进行重新思考,并试图回应上海现代化进程的延续性以及都市大众领域的历史发展和传统以政治史为中心的历史分期等问题。 全文分绪论、正文、结语三个部分,正文共分成三章:第一章,呈现战争破坏后的上海社会及其大众娱乐发展的趋势和特点;第二章,以《木兰从军》为个案,探讨孤岛上海,各种娱乐形式纷纷将其搬上舞台和荧幕的符号意义;第三章,探讨沦陷时期的上海,各种娱乐形式竞相演绎《秋海棠》背后的历史镜像和人文内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