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术资源学位

沙尘暴PM<,2.5>的毒理学效应及对人群的健康效应研究

作者: 徐大琴
专业: 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
导师: 牛静萍
授予学位: 硕士
授予学位单位: 兰州大学
关键词: 沙尘暴;毒理学效应;健康效应;肺细胞;急性损伤
摘要: 目的: 1.探讨沙尘暴PM2.5对大鼠肺细胞、肺泡巨噬细胞和静脉血中性粒细胞的急性毒性损伤效应; 2.探讨沙尘暴对人群急慢性健康效应。 方法: 1.将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沙尘暴PM2.5悬液低剂量组(1.5mg/kg)、中剂量组(7.5mg/kg)和高剂量组(37.5mg/kg),每组6只。采用气管灌注法染毒,每只大鼠灌注0.2ml悬液。分别在灌注后12、24、48h处死大鼠,每时间段共处死24只大鼠。采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SCGE)检测肺细胞DNA的损伤;用细胞凋亡检测试剂盒测定24h肺细胞凋亡状况;观察不同时段大鼠肺巨噬细胞、血中性粒细胞的吞菌和杀菌功能变化。 2.采用分层抽样和整群抽样的方法在沙尘暴频发地区和非频发地区抽选1584名常住居民(居住5年以上)和1134名三~八年级中、小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面对面访问方式进行呼吸、循环等系统疾病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并随机对其中的452名中、小学生进行唾液溶菌酶(比浊法)的测定。 结论: 1.沙尘暴PM2.5可引起肺细胞DNA氧化损伤;削弱肺泡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的吞噬功能;对大鼠肺细胞凋亡、坏死产生了影响,颗粒物浓度越大,损伤越明显; 2.沙尘暴细颗粒物可对人体造成急性损伤和慢性的、累积性的损伤;沙尘暴细颗粒物可以降低中、小学生唾液溶菌酶活力,导致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下降。
Copyright 2006-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北京市石景山区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