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张晶 |
专业: | 设计艺术学高级时装 |
导师: | 李克瑜 |
授予学位: | 硕士 |
授予学位单位: | 北京服装学院 |
关键词: | 上海改良旗袍;旗袍设计要素;服装款式;适体收腰;廓型结构;面料图案;服饰文化 |
摘要: | 三十年代老上海是一个“华洋杂处”的国际型城市。政治、经济的开放使多元文化得以融合,并促使人们社会生活方式的改变。上海改良旗袍正是在中西文化的巨大碰撞下,在对西方现代物质层面的“全盘接受”和精神层面的“有所保留”中,在“借鉴西式”和“传承中式”的过程中逐步发展,成长。上海改良旗袍更是作为一种经典形象,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服装款式,影响着现代时尚界,使得众多国内国外设计师以她为灵感来源,设计出新的世界的东方风情。 本文通过对上海改良旗袍设计要素的详细解析,总结出主次关系。上海改良旗袍的适体收腰的廓型是其区别于中国传统旗袍形制的最显著的要素,并且也是受到西方现代服装影响最深刻的要素。所以廓型结构是其主要设计要素,这一要素的改变与否直接影响服装整体形象。旗袍立领伴随上海改良旗袍经历时间长河的洗涤,已为世人所铭记,成为上海改良旗袍款式细节中符号化的象征,去掉这个细节要素,服装与上海改良旗袍形象的关联便微乎其微,所以旗袍立领在设计要素中占据主要地位;其次,上海改良旗袍的现代性特征除了西式服装的结构廓型外,更多的直接表现为受到西方艺术思潮强烈影响的面料图案要素上。条纹、几何纹、花草纹样的大量运用,无疑也成为上海改良旗袍形象风格的语言特征之一。但本着中西结合的精神,上海改良旗袍在面料的运用上更多呈现出开放自由的局面,所以面料图案、色彩、质地方面仅能作为次要、其余要素。然而也正是因为上海改良旗袍的色彩和面料要素的相对次要地位,对其整体形象影响相对较弱,从这两方面入手进行创新设计才能不失去上海改良旗袍本身神韵气质,或许是更为合理的设计创新方式。 由上海改良旗袍各设计要素在现代设计师及品牌中的应用引发思考,灵活拆解、再组合各个上海改良旗袍设计要素,对中式服装品牌产品开发提供了一种理性化易超作的模式。设计中加减方法的引用、解构原有要素、融合其它现代流行元素等等,这些方法的应用可以极大程度的丰富整季产品,并且使其不拘泥于传统形式,而做到体现强烈时代感的中西结合。 上海改良旗袍作为中西服饰文化交流碰撞的产物,承载着几千年中国服饰发展变化的历史,在转身面对现代时尚浪潮之时,合理的接纳了西方服装裁剪工艺和新颖丰富的物质资源,使其成为极具时尚创新意识的现代中式服装代表,而为国际人士广泛接受、热爱。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盛世到来之际,重温这一中式服装经典款式,深入研究其发展演变历史,把握其未来设计创新方向更显必要。并且希望通过这样的研究,继承上海改良旗袍的精髓,并对其进行设计创新探索,使上海改良旗袍更符合现代时尚潮流,成为新的摩登代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