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术资源学位

人类文明进程中的迷醉状态——中西文学中的“疯癫”研究

作者: 沙莎
专业: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导师: 梅晓云
授予学位: 硕士
授予学位单位: 西北大学
关键词: 疯癫;形象符号;文学创作;中西文学
摘要: 疯癫作为人类文明进程中一种独特的状态,一直与人类自我精神的塑造如影随形,人类创造了强大的理性精神,却永远无法摆脱疯癫的影子。人类审视疯癫,因为它像是人类整个理智灵魂的“他者”,他就存在于每个人的大脑中,但是却永远摇曳在我们的控制之外。癫疯这种与众不同的地位,赋予了其与众不同的视界,表现出特别的含义,从而引起众多思想家以及文学家的关注。 本文从文明史视野中的疯癫状态入手,疏理疯癫作为理性的“他者”在文明的不同发展阶段所处的地位,以及作为一种原型在原始的神话中所承载的意味,同时通过其病理形态的描述显示疯癫身上隐喻的灵与肉的关系。疯癫在文明的土壤中孕育,却用“挑战世界的他者”的形象,成为一种非理性的文化景观。 首先,本文从历史的维度,探悉了伴随着疯癫在人类文明中的处境,文学中的“疯癫形象”发生的三次比较明显的变化。疯癫的形象由开始的代表理想、愉快乃至神秘的纯粹“快乐的傻瓜”,转化为带着假面表达着与世界隔阂的“假痴不癫”,最后在整个疯癫世界的漩涡中完全迷失的“不疯也疯”。 其次,在具体的文学创作中,疯癫作为一种文化景观,经由作家的创作进入作品文本,表现出不同的类型。根据疯癫形象所映射的不同的人类心理状态,可将其分为四类:一、浪漫化的疯癫;二、绝世狂叫的疯癫;三、正义惩罚的疯癫;四、绝情欲望的疯癫。在具体的塑造这四种不同类型的疯癫上,作家们采用了许多共同使用的符号如:裸露身体(包括衣不蔽体,撕扯衣服),披头散发,肮脏邋遢,攻击性强,疯言疯语等。通过这些表现符号的分析,逐步发现在不同的民族文化背景下,不同的行为符号蕴涵着迥异的文化内涵。总的说来,中国的疯癫更象是京剧的脸谱,注重外部形象的模拟,具有高度的程式化,形象相对单一。西方则是在心灵和情感的不断追问中完成疯癫形象的塑造,表现方式以移情为主,蕴涵着西方由来已久的悲剧精神。 疯癫是文化权利运作中的异类,它用一种反叛的精神,力图澄清人类文明非理性的真相。它在痴笑中揭掉了人类圣者的装扮,并试图让人们像它一样在一种狂欢的状态中释放自我,寻找生命的本真。
Copyright 2006-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北京市石景山区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