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术资源学位

转型时期西部农村社区文化的变迁——以榆林地区庙会文化为例

作者: 刘慧
专业: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导师: 秦燕
授予学位: 硕士
授予学位单位: 西北工业大学
关键词: 转型时期;西部农村;庙会文化;社会特征;社区文化
摘要: 2005年10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一五规划中提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并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在农村和西部地区,要促成良性互动的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加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力度,构建和谐社会。”因此对农村,特别是西部一些落后地区农村进行多方位深入研究对构建和谐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现有的研究多是西部农村经济、政治、生态环境的研究,很少有关于西部农村社区文化的研究,更少将庙会文化作为西部社区文化形式的研究,庙会作为中国传统的民间社会活动有着悠久的历史,新中国建立后,庙会活动一度沉寂,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全国各地农村庙会迅速恢复,90年代己达到了十分兴盛的局面,并持续至今。陕北地区位于西北黄土高原,由于自然环境的制约,地区经济长期处于落后状态。90年代,刚刚达到温饱水平的陕北,庙会活动十分活跃,庙会数量之多、规模之大、举办之频繁,成为令人瞩目的社会现象。陕北是革命老区,又是西部欠发达地区,研究当地庙会的发展状况,对了解转型时期西部农村的社会状况及其社区文化的特点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因此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以陕北榆林地区庙会文化为例,以田野调查为基础,对转型时期榆林地区庙会文化的变迁进行了分析,以此来观察西部农村社区文化在转型时期的变化,以及西部农村社区转型时期的社会特征,这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积极的作用。本文主要采用了文献研究法、田野调查法以及多学科综合研究分析的方法。 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绪论。通过对以往相关研究的梳理,结合已有研究成果及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思路:从多学科结合的角度出发,将乡村庙会文化置于其发生的具体文化场域、社会背景、时代特征中去分析研究,同时通过庙会文化来透析西部农村社区文化在转型时期的变迁及其变迁的特点。 第二部分,传统时期的庙会文化。本章共分两节,第一节通过对传统农村社区的特征分析,揭示出传统农村居民具有很强的“同质性”,村民对自己祖先的信仰构成了村落固有的信仰中心;由于传统农村居民以农业生产为主要谋生手段,而农业依赖于自然,因此他们对鬼、神的信仰也很普遍;此外除了对鬼、神、祖先信仰之外,最能体现传统农村社区文化的民间信仰中心集中体现在庙观。第二节通过对庙会所供神灵与村庄农业生产、自然环境的关系;庙会传说与村落历史、发展之间的关系;庙会活动与农村居民闲暇生活方式等三个方面的深入论述,揭示了庙会文化与传统农村社区的密切关系。第三部分,转型时期的庙会文化活动。通过田野调查资料,揭示了转型时期庙会文化活动在陕北兴盛的现状;结合这一现状从转型时期农村社会的变化及国家政策的引导两个方面,分析研究了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分析总结了转型时期西部农村社区庙会文化具有社区文化共同体、维护乡村秩序、观光旅游等新的功能;通过个案分析,揭示了转型时期庙会文化对弱势地区、弱势群体在心理上的作用。通过以上内容的论述,集中体现出庙会文化在西部农村社会转型过程中已发展成为一种农村社区文化共同体的表达形式。 第四部分,转型时期的庙会组织与农村治理。本章共分三节,第一节从西部农村社区部分庙会组织机构、组织意识、组织者、庙会规章制度等四个方面入手,深入研究了转型时期的庙会组织;第二节,在调研的基础上,结合材料深入分析研究了转型时期陕北农村庙会组织与农村社区发展之间的关系;第三节,通过对榆林地区部分庙会组织的研究,总结出了转型时期庙会组织与村委会的关系共有三种,即:村领导不参与型、村领导间接参与型、村领导直接参与型;由于转型时期庙会组织逐渐发展为一种民间组织,因此地方政府与它之间也发生了互动,政府对庙会组织采取管理与支持相结合的方式,庙会组织也积极地迎合着国家发展的总体要求。通过本章的研究,揭示了转型时期的庙会组织作为西部农村民间组织,在农村社区社会公共事业建设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与地方政府也发生着密切的互动关系。 第五部分,结语。本章通过对以上四章内容的总结,得出本文的基本结论:新农村文化建设是在“传统”文化基础上的再造,是对传统的“扬弃”,而不是对现代的重造,因此我们应该吸收传统文化中具有深厚群众基础,群众喜闻乐见的传统庙会文化,然后在此基础上发展和建设新农村文化。
Copyright 2006-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北京市石景山区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