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术资源学位

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村戏剧——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长丰、寿县为个案的研究

作者: 夏泽和
专业: 戏剧戏曲学
导师: 朱万曙;王长安
授予学位: 硕士
授予学位单位: 安徽大学
关键词: 农村戏剧;农村现代化;传统文化
摘要: 本文以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为背景,从整个农村戏剧在八十年代后发展和演变的宏观角度,结合八十年代后的长丰、寿县的农村戏剧实践,经过大量地实地田野调查,深入探讨和研究了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村戏剧。 现代化是指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发生根本变化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精神文化的转型,它会引起人们的心理态度、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的转变,也是一个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解构、重组过程。戏剧作为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形式,它的固有模式必将受到冲击,特别是八十年代后,这种冲击表现得尤其明显。戏剧可以说是农耕文明的产物,农村社会的传统结构是戏剧生存的温床,正因为如此,农村现代化引起的农村社会转型,需要农村戏剧在传统农耕文明与现代工业文明的交融和碰撞中完成自身的涅槃。 本文分三章: 第一章,从总体上对农村戏剧文化发展脉络作出了大致的梳理:新中国成立后到八十年代以前的戏剧发展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以改人、改制、改戏的政策开展了一场新文艺运动,在戏改工作者和艺人高度主人翁精神的共同努力下,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好气象。第二阶段以革命现代京剧运动为主流,产生了八个样板戏。在行政命令下,八亿人民齐唱样板戏。长丰、寿县在这一时期,由文管部门将民间艺人与民间班社牵头组织起来成立了剧团,挖掘、整理了许多传统剧目,培养很多戏剧人才,为以后的戏剧繁荣奠定了物质基础。八十年代初,各种“左”的禁锢被打破,文艺政策调整,农村土地承包解决了农民温饱,人们对十年动乱的反思,都是促进农村戏剧繁荣的因素。长丰、寿县许多有表演艺术才能的农民走出农田,成为职业演员,他们成立了许多民间职业班社。九十年代后,戏剧此时开始渐渐衰落,因农闲农忙之间的界限已相对模糊,许多农民外出务工或贩运贸易,为适应变化,长丰、寿县出现了半职业剧团。 第二章分别从农村戏剧与地域文化、农村戏剧与民间情缘、戏剧班社三个方面阐述农村戏剧文化的形态。以地方风俗为特色的地域文化、民间的情感内涵、伦理价值深深的植根在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的土壤中,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的精神联系。戏剧班社充当了农村观众与农村戏剧精神联系的载体。长丰、寿县有着共同的文化渊源,戏剧里的楚文化因子使当地戏剧富有乡土气息,它浓郁的地域文化色彩能唤起人们的情感共鸣。长丰、寿县的戏剧班社作为农村戏剧演出的一方阵地,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而戏剧班社可分为三类:民间职业剧团、半职业剧团、“板凳头”戏剧团。 第三章则从农村戏剧在多元文化中的困境和新的生存模式、传统与新编的戏剧剧目、新农村建设中的戏剧世纪机缘三个角度探讨了农村戏剧文化的现状与未来。面对多元文化的趋势,戏剧要增强活力,力争满足人民群众精神生活的需求和审美需求,必须要在传统与新编的戏剧剧目上下功夫,多创作老百姓喜好的剧目。特别是现在农村戏剧正处于新农村文化建设所带来的新的发展机缘,应有效利用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资源,全面建设自身,真正作到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Copyright 2006-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北京市石景山区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