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网络舆情资源详情

春节期间饮酒要节制 谨防酒精性肝病发作

以往春节期间,医院急诊因过量饮酒导致酒精中毒及酒精性肝病发病的患者比往常明显增加,不乏有急性肝坏死危及患者生命的病例发生。北京天坛医院消化内科主任提示读者,节日期间饮酒要有节制,可能的话最好不饮酒,谨防酒精性肝病。

在我国,酒文化有着几千年的历史,逢年过节,好友相聚,大家都喜欢用酒来增添气氛,传递感情。但长期过度饮酒,可造成肝细胞中脂肪聚集、变性、坏死和再生,最终导致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甚至可能引起肝癌的发生。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酒类消耗量日益增多,我国酒精性肝病在所有肝病中的比例有逐年增加的趋势,1991年为4.2%,1995年为17.5%,到1996年则为21.3%。

要说明的是,不是所有的饮酒者都会导致酒精性肝病。酒精性肝病的发生与饮酒的剂量、病人的营养状态、遗传和代谢特征有关。酒精性肝病的发展与酗酒的剂量及时间长短存在线性关系。虽然不是所有酗酒者都发生明显的肝损害,但长期饮酒极易发生肝脏的损害,女性酗酒的危害性更大。中华肝病学会对酒精性肝病的诊断标准中,对酒精性肝病的定义为:一般饮酒超过5年,折合乙醇量男性:每天大于40克;女性每天大于20克;或2周内有大量饮酒史(每天大于80克)导致的肝功能异常,及出现相关临床症状者。乙醇量换算公式为:克=饮酒量(毫升)×酒精含量(度数)×0.8(乙醇比重)。

据介绍,饮酒过量或服用过多酒精,可导致中枢神经兴奋或抑制状态,称为急性酒精中毒。临床可分为三期即兴奋期,共济失调期,昏迷期。轻度为兴奋期,表现为说话滔滔不绝,情绪不稳定,易感情用事,颜面潮红或苍白,眼结膜充血,可有上腹不适,恶心甚至呕吐。中度为共济失调期,出现肌肉运动不协调,言语含糊不清,视力模糊,复视,步态不稳。重度为昏睡期,表现为昏睡状态,有呕吐,呼吸缓慢,心跳加快,特别严重时大小便失禁、抽搐、昏迷,可发生呼吸麻痹而死亡。近7年间,因大量长期饮烈性白酒造成酒精中毒的患者上升28.5倍,死亡人数上升30.6倍。

酒精中毒与酒精性肝病有着密切的关系。短期或一次性大量饮酒可引起急性酒精中毒。长期大量饮酒(几个月或几年)最常见的损伤部位为肝脏,因吸收到体内的酒精主要在肝脏代谢,可导致酒精性肝病。

专家特别提示,酒精性肝病是一个慢性损伤,近期可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酒精性肝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有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纤维化和酒精性肝硬化等不同阶段的肝脏损害。如果出现乏力、食欲不振、小便发黄等症状,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另外,酒精性肝病主要是由于长期饮酒造成的肝脏损伤,并不具有传染性,家人、朋友及同事不必担心被传染。

如果节日期间的应酬实在不好推脱,尽量避免空腹饮酒,可以在饮酒前适量口服些牛奶、酸奶等,这样可以起到保护胃粘膜减少酒精的吸收。避免采用酒后催吐的方法,防止误吸至肺内,以及胃、食道粘膜撕裂引起急性出血。

酒文化的传承要提倡文明饮酒,切忌“过度劝酒”,“感情深一口闷”等不文明的劝酒行为,对于在“酒场”不好推脱的话,可以想出“酒精过敏”、“需要开车”等委婉之词搪托。

已患有酒精性肝病的患者不要过度恐惧,节日期间要注意良好的营养支持,在戒酒的基础上应进食高蛋白、低脂肪饮食,如适当补充植物蛋白,豆制品、瘦肉类(鸡肉、牛羊肉)、牛奶类,并注意补充含维生素B、C、K及叶酸类较多的食物,如新鲜的水果、蔬菜。可以服多烯磷脂酰胆碱类药物,对酒精性肝病患者有防止组织恶化的作用;甘草酸制剂、水飞蓟素类和多烯磷脂酰胆碱、还原性谷光甘肽等药物有不同程度的抗氧化、抗炎、保护肝细胞及细胞器等作用,临床可改善肝脏生化指标。

Copyright 2006-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北京市石景山区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