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网络舆情资源详情

石景山区综合运用"四种形态”推动执纪方式转变

近日,石景山区纪委召开工作梳理研讨会,专题研讨如何准确把握、综合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推动执纪理念和执纪方式转变,将监督执纪覆盖到日常工作全过程。

一是教育提醒,无病常防。紧盯重要时间节点,在网站、微信等多个平台同步“发声”,向全区党员干部发送廉政提醒信息,明确各项禁止性要求;建成“生命线的警示——石景山区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基地”,为党员干部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开辟全新的廉政教育阵地;制作警示教育片《歧途——付建国受贿案、史德河等私分国有资产案警示录》,选取区内典型案例,通过剖析当事人违纪违法、步入歧途的过程,警示广大党员干部引以为戒;连续25年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月”活动,今年宣传教育月以“聚焦深化年、坚守生命线、实现新突破”为主题,深化理想信念教育和廉政法规教育。

二是抓早抓小,初病早治。为了让咬耳朵、扯袖子,红红脸、出出汗成为常态,区纪委正在研究制定《石景山区纪委关于对领导干部进行谈话函询的办法(试行)》,围绕“六大纪律”,对党员干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通过有针对性的谈话函询等方式咬耳扯袖、提醒告诫,让党员干部不犯错或少犯错,维护纪律的刚性和严肃性。坚持聚焦“关键少数”,强化对各单位“一把手”的监督。研究制定《关于对区属单位党政“一把手”党风廉政建设情况加强监督的暂行办法》,织起对“一把手”的监督网络。定期召开问题线索排查会和季度信访分析会,注重在执纪审查过程中发现和搜集新的问题线索,深入挖掘窝案串案。

三是专项治理,有病快治。区纪委认真开展“严肃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治理工作,以基层社区、科队站所、窗口单位的党员干部为重点,纠正和严肃查处基层贪腐、执法不公以及窗口单位态度冷淡、作风生硬等问题,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成果。同时,积极开展“为官不为”、“为官乱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重点围绕疏解治乱、生态环境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等领域存在的“为官不为”、“为官乱为”问题进行治理,通过巡察抽查、专项检查、明察暗访等多种形式,及时发现问题并督促整改。(来源:北京纪检监察网)

Copyright 2006-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北京市石景山区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