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景山区地方志办公室特邀撰稿 官庆培
永定河是北京地区最大的河流,是北京的母亲河。其发源于山西省宁武县管涔山,流经内蒙古、河北,经北京至天津汇于海河至塘沽注入渤海,全长548公里。自门头沟区三家店流入石景山区后,流经五里坨、麻峪、庞村、水屯等地,经衙门口村南流入丰台区,是流经石景山区境的唯一天然河流。区内河段长11.6公里,河床宽100~1500米。
永定河古称漯水、桑干河、卢沟。每年7~8月汛期,永定河水从燕山峡谷急泻,两岸峭壁林立,落差为320米,最大流量5200立方米/秒左右。河水挟带大量泥沙,河水浑浊,年含泥量3120万吨,故又称浑河、小黄河。亘古以来,永定河流经黄土高原挟带次生黄土,冲积形成北京平原,石景山区的中部和南部恰好在北京平原的顶部。永定河迁徙无常,历史上曾留下多条故道,其中离北京较近的大型故道有3条,因此又称无定河。元代和明代,屡次加固岸堤。清康熙年间,进一步疏浚河道、加固岸堤,将史称的无定河改名为永定河,沿称至今。
三国时期,魏齐王嘉平二年(250)六月,镇北将军刘靖组织军士千人,在梁山(今黑头山)一侧拦水筑堰。堰高一丈,东西长三十余丈,南北宽七十余步。因堰的位置距戾陵较近,故称戾陵堰。并于堰侧东岸开挖车箱渠,以堰拦河水入车箱渠,向东流入高良(梁)河,浇灌田地二千余顷。元帝景元三年(262),樊晨奉命改造戾陵堰,重修引水口,延伸水道东达潞水(今潮白河),可灌溉田地万余顷。1100多年前,石景山地区漯水左岸形成麻峪、庞村、新安里(今北辛安)、安祖寨(今衙门口)、鲁廓(今鲁谷)、磨石口(今模式口)、古城、石槽等古代村落。世世代代,人们在漯水畔繁衍生息,用河水灌溉农田;漯水养育了附近村民。
海陵王于天德三年(1151)四月颁发《议迁都燕京诏》后,兴建宫殿、扩建城池,历时三载,宫城竣工。天德五年(1153),海陵王正式迁都,改辽陪都南京为中都,北京遂成为金王朝的首都。从那时算起,已经850多年了。明《宛署杂记》载:“(石景山)近浑河有板桥,其旁曰庞村、曰杨木场(沿浑河堆马口柴处。)”马口柴是明宫廷御膳房用柴,产自河北省蔚县。柴长米许,两端开口,绳捆为束,顺流漂至杨木场,打捞上岸晾晒,再运往京城。因马口柴色泽白净,酷似杨木,故名杨木场(今养马场)。浑河不仅为宫廷供应薪火,金元时期,开凿金口河运送西山石料、木材,以兴建中都、大都城,宫廷阶石多取自石府村,名为“石府石”。元明时期,浑河在丰台南看丹村附近分为南、北二派,北派是今凉水河前身,东至通州张家湾,汇入北运河,使北运河水量大增,漕运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