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网络舆情资源详情

八宝山地区"三山”考

石景山区的东大门是八宝山地区,它东邻海淀的玉泉路,南面是鲁谷,西以八角岗子和幕山为界,北有田村山。八宝山地区的北面排列有三座山丘,山上都有重要建筑,从东往西依次是:八宝山革命公墓、人民公墓、老山骨灰堂。三座山丘的山势平缓,风景秀美,解放后因建有全国最高等级的革命公墓,而举世闻名。但长期以来,人们对此三山的认识似乎有较大偏差,有加以考察正名的必要。

八宝山的地名来源多认为是:出产红土子、耐火土、青灰、黄浆、白土、马牙石、沙石和板石八种矿产。《北京百科全书》和《石景山区地名志》都持此说,我则献疑如下:

八宝山出矿产,应是较晚的事情,起码比山名起源晚得多。该地区是古墓葬集中地,八宝山的“八宝”应与墓葬有关。已知该地区有老山汉墓、晋华芳墓、辽韩延徽家族墓、元崇国寺塔院、明刚炳墓、清刚毅墓等,证明该地区是古人心目中的万年吉地。佛家的“八宝”也称八吉祥,有法螺、法轮、宝伞、白盖、莲花、宝瓶、金鱼、盘长,据说都是佛体的一部分,古墓葬中多有体现。湖北省江陵县城西北,也有一座八宝山,古称龙山。其地古墓密集,有战国楚墓群、汉墓群、明代的藩王墓群等。该山名八宝山,也可作为石景山地区的八宝山名正确来源的旁证之一。

古人称该地区为八宝山,就是认定此地区为吉祥山,与后来所发现矿物毫无关系,也就是说八宝山地名的来源应来自佛“八宝”。

历史上八宝山地区的三山中,哪座山才是八宝山呢?我认为:它不是今天的八宝山革命公墓所依托的山峦,而在今博古艺苑的背后即人民公墓所在地。根据如下:

1.今天的人民公墓,历史上是八宝山娘娘庙所在地,现存有遗址和碑文。

该庙历史悠久。遗址上残留的清代同治九年(1870)的《重修八宝山碑记》上说它,“代远年湮,不知创自何时”。依笔者看,它至少建于明代初年,前身是明代的真武庙。理由是:现存娘娘庙碑文载,庙内主神之一为真武大帝。明代万历年间的《宛署杂记》卷十九载:“真武庙……一在义井村,一在上下庄,以上离城三十里。”现灵应娘娘庙旧址即处在明代就有的上下庄地区。该庙康熙三十五年的《显圣宫香会碑》,字迹虽然剥泐不清,但北京图书馆的该碑文拓片中有“京都顺天府宛平县西二十里许,旧有八宝山真武庙”字样,尾刻“真武庙寺产”,并写明了该庙四至。联系碑文分析,该庙其前身为明代的真武庙无疑。八宝山灵应娘娘庙的前身真武庙,至少建于明初永乐时期,距今已有约600年了!它叫八宝山的历史如果从康熙三十五年(1696)算起,也应该有300多年了!

该庙历史还可能前推至元代,它应是崇国寺塔院的附属建筑,现存的元代墓塔就是证明。该庙成为娘娘庙应在明末清初,它的庙貌格局也是那时候奠定的,其奠定人即是该庙的清代住持道士李常明。《重修八宝山碑记》载:“国朝康熙三年,道人李常明重修”。那时的庙里才开始供奉碧霞元君,这有该庙康熙三十五年的《显圣宫香会碑》为证。清末大太监安德海的捐资修庙,更是给该庙抬高了身价,香火旺盛,成为老北京时期京西民俗的重要庙会地点之一。

2.八宝山革命公墓所依托山峦应为黑山或罕山、韩家山,在革命公墓建立前从没有叫过八宝山,老百姓俗称洪炉山。该墓园是在明代刚公祠的基础上建造的,而刚公祠内的明嘉靖三十五年(1551)《护国褒忠祠记》碑文中就有“赐葬都城西十八里之黑山会”的文字。明万历二十年的《黑山会重修护国寺刚公祠堂碑记》和清康熙四十年补建的明万历三十五年的《重修黑山会褒忠祠碑记》,也称该地为黑山。碑文里黑山会的“会”,则是因为那里早就有太监的养老义会。

明代的《帝京景物略》一书“罕山”条目讲:“出阜成门三(西)十六里者,罕山,志称韩家山,汉循吏韩延寿家焉。罕,韩音伪也,俗呼黑山汇,黑,罕又伪也。”意思是,罕山在方志书上叫韩家山,因为那里有汉代有名的官员韩延寿的家族墓;罕和韩,音近,所以称罕山,当地俗称“黑山汇”;黑和罕,又字音接近,所以才有黑山的叫法。《帝京景物略》记载,明代诗人王思任作过“还罕山”的诗,丁乾学作过“黑山灵福寺”和“黑山,同履中、幻林二衲”的诗,可证那里在明代是黑山和罕山二名并存。

黑山或罕山之名,应该起于辽代。辽代尚黑,黑山有多处,最有名的是辽庆州的黑山。《辽史营卫志》卷三十二载:“黑山在庆州北十三里,上有池,池中有金莲。”其山被契丹人视为圣山,是灵魂归依之处,史载辽圣宗和兴宗就死后葬在那里。《辽史》卷五十三载:

“冬至日,国俗,屠白羊、白马、白雁,各取血和酒,天子望拜黑山。黑山在境北,俗谓国人魂魄,其神司之,犹中国之岱宗云。每岁是日,五京进纸造人马万余事,祭山而焚之。俗甚严畏,非祭不敢近山。”

上海辞书出版社《中国历史大辞典》辽夏金元史部分,称辽庆州黑山即今内蒙古赤峰巴林右旗白塔子东北、察罕木伦河源头的罕山,是辽代皇帝秋猎之地。黑山在蒙古语中称“赛寒罕乌拉”,简称“罕山”,意为“美好神圣之山”。沈括《梦溪笔谈》里讲:

“黑山,在大幕之北,有城在其西南,谓之庆州。山长数十里,土石皆紫黑。有水出其下,所谓黑水也。山在水之东。”

辽代贵族所葬之地也多称黑山,如2001年—2002年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发掘了九座辽墓,其中出土的《秦国太妃晋国王妃墓志》称“灵柩归于懿州西南之黑山”,与辽庆州黑山分明是不在一处。据此可知,八宝山革命公墓所依托山峦的黑山,是因辽庆州黑山的象征而得名,金元时期按蒙古语意称为罕山,一直被作为“美好神圣之山”和国人的灵魂归依之处,这就是辽代开国元勋韩延徽按辽俗葬在此地和韩延徽家族把这里作为“祖茔”的原因所在。旧时在此山顶西侧有“大铁锅”之名,也叫黑锅底,位于现革命公墓和人民公墓之间的道路北头,八宝山和黑山间的山凹处,是方圆五六十米、一人来深的大坑,雨季积水成潭,附近孩子们多去游泳。但坑底还有三个深坑,疑是旧时的泉井。上世纪末被平毁。我怀疑那是辽代韩延徽家族刻意仿效辽庆州黑山“上有池,池中有金莲”的“池”而专门开凿的。在明清两代黑山和罕山地名并存不废,也说明了此山在京城人们心目中的重要地位。

但《帝京景物略》书里,说那里有汉代官员韩延寿的墓,所以叫韩家山,却是错误的结论。韩延寿祖籍在今河北文安县,按照汉代习俗,他的墓应该在祖籍所在地。那么,韩家山一名是怎么来的呢?原来,它与辽代的鲁国公韩延徽有关。韩延徽是辽代重臣,他被封为鲁国公,死后赐葬“幽州之鲁郭”,就是今天的八宝山革命公墓一带,他的家族墓也就定在了那里。这有20世纪60~80年代在八宝山革命公墓陆续出土的韩佚、韩资道墓志为证,是铁打的事实。故此,韩家山一名应来自辽代官员韩延徽的家族墓,而不是汉代韩延寿的墓。

3.今老山骨灰堂依托的山峦,古名鳌山,历史上也没叫过八宝山。鳌,海中巨龟也,古人说“有神灵之鳌,背负蓬莱之山”,蓬莱之山为海上仙山之一,是先秦到汉代的人们向往的福地。鳌山的头在今天的松林公园,其脖颈幕山的东北面是突兀的鳌背(老山主峰),尾在今人民公墓依托的八宝山和革命公墓依托的洪炉山一带。在古代的永定河盘绕的情况下,老山的形象就象一个巨龟伏卧在水,这或许也是古代祭祀水神和北方星宿的真武庙,为什么修在今天的人民公墓(八宝山)的原因吧。

老山也是古墓葬集中地,发现过东汉石阙、老山汉墓群、金代赵励墓、民国龙济光墓和周进家族墓等。

总之,鳌山可能是八宝山地区三山的最早名称,黑山、罕山或韩家山起码在辽代就代表了八宝山地区的山峦(这有金代赵励墓志里“葬于燕城宛平县崇让里黑山之西南隅”的文字为证),而八宝山之名则可能出现于元代末年或明代初年。三山之得名都与那里是当时人们心中的魂魄归依之所或称万年吉地有关。其三山现存的名字虽然在当时含扩的区域不同,但都是那时山名的中心点,所以相沿不废,保留至今。由于八宝山娘娘庙远近闻名的原因,八宝山一名后来居上,成了八宝山地区三山的代名词,这也可能就是周总理在解放后为什么把黑山或韩家山题名为“八宝山”的缘故。门学文

Copyright 2006-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北京市石景山区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