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网络舆情资源详情

让年轻干部在"唯一正确道路”上成长成才

—— 一论“加强实践锻炼促进年轻干部成长成才”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锻造干部队伍的大舞台、检验干部素质的试金石。让干部在实践中接受锻炼,是促进干部成长成才的唯一正确道路,对于年轻干部更是如此。

年轻干部是事业发展的希望。源源不断培养造就大批优秀年轻干部,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继往开来、薪火相传的根本大计,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要历史使命和重大政治责任。近日,区委出台《关于加强实践锻炼促进年轻干部成长成才的意见》,明确了“五个注重”的工作措施,通过政策导向、路径设定、措施保障,为年轻干部成长划出了“石景山路径”,这是一项为干部成长“铺路子”、为事业发展“蓄力量”的关键之举。

纵观我们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在实践中培养锻炼年轻干部,是党始终高度重视并常抓不懈的一项重要工作。革命年代,毛泽东同志曾就提出“有计划培养大批的新干部,就是我们的战斗任务。”建设时期,邓小平同志也曾指出,“把年轻干部放到第一线压担子,这个路子对,不能只靠人家扶着。”习近平同志在2013年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再次强调,“要让年轻干部在实践中‘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襟度’。要形成一种风气,年轻干部都应该争先恐后到艰苦岗位、到基层去,要以此为荣。”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回首历史,我们不难发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之所以具备超人的胆识、丰富的政治经验和卓越的治党治国治军才能,与他们在年轻时候就投身革命并长期从事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经受各种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经历尖锐复杂的实践锻炼和考验是分不开的。今天的年轻干部,文化知识水平更高、眼界更开阔、思维更活跃,但工作经历单一、缺少实践经验的“短板”,却制约着自身的成长成才。准确把握年轻干部成长规律,让年轻干部多“蹲蹲苗”,经历必要台阶、递进式培养,经历多岗位、长时间实践锻炼,在实践中经历风雨,锤炼党性作风、增长才干本领、增进群众感情,与事业发展同频共振、与人民群众心心相印,有利于年轻干部夯实发展根基、更好成长成才。

干部成长不是百米赛跑,短程冲刺就可以到达终点,而是一场长跑,需要的是持之以恒、不断向前,考验的是综合素质和意志品质。干部成长的过程也不会一帆风顺,可能遇到困难,可能面对挑战,甚至需要跨越沟壑荆棘、迎战大风大浪,只有思想品质过硬、素质能力过硬的人,才能顺利到达成功彼岸。从这个角度来讲,年轻干部只有到实践中去栉风沐雨,才能成长为擎天耸立的参天大树,避免成为娇嫩易折的温室花朵。

“宰相必起于州郡,猛将必发于卒伍”,只有脚踏实地才能仰望星空,只有步履坚实才能行稳致远,只有投身实践锻炼,在改革发展的主战场、维护稳定的第一线、服务群众的最前沿历练成长,才是年轻干部成长成才的唯一正确道路!

石组文

Copyright 2006-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北京市石景山区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