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网络舆情资源详情

加强应急能力建设 从细处强化防灾工作

本网讯(通讯员程云)如何使民政工作对象忧患意识常驻、控制初步灾情、掌握逃生本领、免受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如何使救灾物资迅速出动,将天灾人祸的损失降到最低,一直是我区民政工作的重点。

节日重点宣传,月宣养老安全。在5月12日第八个国家防灾减灾日,区民政局以“减少灾害风险,建设安全城市”为主题,制定“5.12”防灾减灾日宣传方案。在10月13日第27个“国际减灾日”,各街道宣传点以“用生命呼吁:增强减灾意识,减少人员伤亡”为主题开展宣传活动,张贴海报,发放宣传品。6月1日~30日,全区开展养老机构“安全生产月”活动,提高社会福利院员工及入住老人的安全意识。

隐患处处留心,重点时时关注。在我区社会福利院,举行了以“传播消防知识、关爱老人平安”为主题的消防演习,旨在提高老人、职工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救、自护的能力,掌握正确的逃生要领。学校作为聚集众多未成年人的场所,一直是防灾减灾的重点关注对象,通过“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进而影响整个社会”的消防宣传辐射效应,能进一步提高广大群众的消防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讲座进入社区,教学自救本领。区民政局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利用我区现有民安救援队防灾减灾师资力量,结合我区96156社区大课堂,开展了一系列防灾减灾知识入社区进家庭活动。我区全年开展防灾减灾讲座90余场,参加4300余人次,全覆盖9个街道(鲁谷社区),涉及自然灾害包括水灾、火灾的应急自救方法,使社区居民掌握水灾、火灾的自救本领。

民安救援队结合灾害实例,讲述灾害应急的重要性及灾害来临时如何应急避险、自救互救等有关知识。包括手把手教学心肺复苏正确的手法、按压的部位和频率;如何搭建防御水灾的工事和如何用声音和反光发出求救信号,掌握水灾自救逃生技巧;如何在火灾初期第一时间扑救和搭建临时防火门,如何避开浓烟等自救逃生方法。

完善应急预案,高效整合库房。今年我区制定了《石景山区突发事件应急救助预案》征求意见稿,整合救灾库房,时刻待动,全面应对突发事件和灾情。我区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由区、街道两级应急预案组成。区突发事件应急救助指挥部在石景山区突发事件应急委员会和北京市民政局的统一领导下,按照“统一指挥、分级负责、专业处置”的原则,负责组织协调本区突发事件受灾群众应急救助和善后工作,统筹安排生活救助物资和社会捐赠款物。

储足救灾物资,遇灾迅速出动。储备了以帐篷、棉被为主要品种的应急救灾物资,建立了2000人份救灾物资储备,民安救援队约50人作为应急救灾储备力量。特别是应对7月20日强降雨雨情,迅速出动展开救灾工作。20日晚,八角街道南山一、二院平房区因持续强降雨造成部分居民家中进水暂时无法居住,为确保安全,街道动员居民转移安置,紧急下拨救灾物资棉被77床、毛巾被77床、防潮垫77个到八角街道体育馆南路社区集中安置点。

下一步,我区将继续扎实做好防灾减灾宣传工作、关注重点人群、建立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整合救灾物资库房、迅速发放救灾物资,建立起我区防灾、减灾、应灾的有效体系。

Copyright 2006-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北京市石景山区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