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2016年12月22日,在石景山区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石景山区人民法院院长高虹和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王春风作工作报告,两份报告分别总结了法院、检察院过去五年的工作,提出了今后五年的工作思路。
报告指出:五年来,石景山法院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围绕公正司法、司法为民工作主线,在区委的坚强领导、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和市高级法院指导下,以发展稳定为重点、以关注民生为根本、以司法公开为抓手、以司法改革为动力、以公平正义为目标,为我区高端绿色发展、社会安全稳定、百姓安居乐业提供了强有力的司法保障。
一、创新机制、优化职能,全力维护社会发展稳定
截至2016年10月31日,受理各类案件7.5万件,同比增长92.3%;审、执结6.5万件,同比增长71.1%;法官人均结案706件,同比增加206件;服判息诉率92%,同比增长7.8个百分点;发回改判错误率0.16%,同比降低0.13个百分点。在人员编制不变的情况下案件激增,2016年收案22339件,法官年人均结案152件,与2012年相比收案增长165%,法官年人均结案增加50件。
围绕宽严相济,努力打击犯罪保障人权。审结刑事案件2172件,结案同比增长4.4%。稳妥审理抢劫、诈骗、贪污受贿、制售假药等敏感大要案1207起,判处刑罚1451人。围绕民生福祉,努力增强民事审判效果。审结民事案件25450件,同比增长12.3%,民事法官人均结案1060件。围绕经济发展,努力维护诚信市场秩序。审结商事案件19082件,同比增长312.4%,商事法官人均结案2219件。围绕示范引导,努力深化知识产权保护。审结知识产权案件2340件,同比增长402.1%。围绕依法行政,努力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审结行政案件333件,同比增长54.2%。围绕联动威慑,努力提升执行工作效能。执结案件15389件,同比上升100.6%。围绕标本兼治,努力加强审判监督管理。强化审委会督导作用,建立审判质量管理月报和审委会、庭室学习制度,出台《加强案件审限管理的实施细则》等6项管理办法,强化审判质效管理。
二、多措并举、扩大公开,全力维护司法公正公信
拓展服务渠道,努力满足群众司法需求。全面实行立案登记制,当场立案率98%,依法保障当事人诉权。设立导诉和法律帮助专席,开设“农民工讨薪绿色通道”,开通12368语音诉讼服务平台,法律帮助专席解答咨询15180人次,12368接听群众来电5018次,协调解决群众困难3618件。拓展共建平台,努力维护和谐法治环境。开展法官基层挂职锻炼、中小学兼职法制副校长等项工作,建立与区检察院、区律协联席会议制度,推进法律职业共同体互动、互信。拓展公开广度,努力增强司法公正透明。认真开展人大代表联络工作,向区人大常委会专题报告刑事、民商事审判工作,邀请人大代表500余人次参加法院开放日、旁听案件审理,坚持推送《法院周工作动态》短信、寄送《法院季度工作通报》,征求意见建议23条,逐一改进落实。
三、党建统领、筑牢思想,全力铸就忠诚干净担当的干警队伍
强化文化引航,努力筑牢干警思想根基。深入开展“群众路线”、“三严三实”、“两学一做”专题教育,完善党组中心组及支部专题学习制度,建立思想政治建设教育辅导机制。强化制度规范,努力提升干警履职能力。确立院庭两级班子“五亲自”工作原则,建立健全各类规章制度70余项,推行党建、业务工作清单管理,将院庭两级履行“一岗三责”情况纳入考核、考察实绩档案,中层以上干部逐一做出履责承诺,加强对两级班子的考核评价力度。强化惩防并举,努力确保司法公正廉洁。抓实院庭两级班子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纪检监督责任,健全案件评查、违法违纪投诉、信访案件督办、审判管理“四位一体”廉政风险防控体系。
报告强调:未来五年,石景山法院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为统领,按照中央、市、区委的部署,全面加强从严治党,全面推进司法改革,全面发挥司法职能,全面提升队伍能力,为石景山初步建成国家级绿色转型发展示范区提供坚强有力的司法保障。
一是着力深化党建统领,增强队伍综合素质。加强机关党的建设,充分发挥法院党组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从严治党、从严治院,依托“五联五进”党建工作平台,加快培育党建创新品牌,创新法院文化载体建设,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深化干警分类培训、技能竞赛机制,教育引导广大干警加强对互联网、大数据的学习应用,努力推进法院队伍的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积极探索司法责任制下党风廉政监督体系建设,以强化办案纪律为重点,层层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注重运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努力培育忠诚、干净、担当的法院干警队伍。
二是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保障社会发展稳定。紧紧围绕社会安全稳定、群众安居乐业,依法惩治犯罪,妥善审理各类民商事案件,深化速裁工作机制及纠纷多元化调解体系建设,促进区域和谐稳定发展。紧紧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形势和“治乱疏解建高端”等重点工作,深化行政、知识产权特色审判工作机制,为依法治区建设营造良好环境。紧紧围绕优化司法服务、便利群众诉讼,积极探索网上立案、网上查询、网上阅卷、网上投诉等智能服务,拓展服务群众渠道。紧紧围绕社会公平正义和诚信体系建设,加强执行规范化,健全执行监督体系,提升执行工作效能,努力实现最高法院提出的“两到三年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目标。
三是全面落实改革任务,增强司法公正公信。完善审判团队办案模式及审判权运行机制,认真落实办案责任制,积极推进以庭审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和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推动法院内设机构改革,加快业务部门以“案件”为中心和综合部门以“职能”为标准的资源整合。建立法官单独职务序列,加强干警职业保障。制定法官、司法辅助人员、行政人员分类管理实施办法,建立权责明晰、监督有力、考核科学的评价体系,健全审判委员会、院庭长监督、专业法官会议等制度机制,确保司法公正。
四是扩大司法公开范围,主动接受各方监督。以信息化建设为抓手,加强审判流程公开、裁判文书公开、执行信息公开、庭审活动公开“四大平台”建设,不断完善司法公开平台的互动功能、服务功能和便民功能,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加大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检察机关、新闻媒体等各类监督主体推送工作信息力度,提高代表委员建议的办理效率和质量,扩大政协专业技术咨询委员会参审案件范围,积极回应检察机关建议意见,运用多元立体可视方式向社会各界传递法院好声音、司法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