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代表团在区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认真审议法院、检察院工作报告(以下简称“两院”报告)。代表们认为,过去五年法、检两院紧紧围绕全区发展大局,以公平正义为目标,自觉把司法工作放在全区工作的大局中谋划和推进,共同铸就了石景山区稳定和谐的法治发展环境,营造了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为我区高端绿色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司法保障。
宁慧娟、李艳、吕三伏、张杰、赵世英等代表提出,近年来法院案件收案量持续快速增长,办案压力越来越大,加班加点已成为法院工作常态,法官人才流失现象严重,队伍年轻化特征明显,建议加强“两院”队伍建设,健全司法人员职业保障机制,在工资待遇、能力提升、干部选拔任用等方面,为干警的成长和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减少人才流失,稳定干部队伍。
李宗荣、佟建国、白洪涛等代表认为报告内容充实,数字翔实准确,五年来“两院”工作紧紧围绕中心大局,主动延伸司法职能,在全区“治乱疏解建高端”及各项重点工作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保障了全区经济社会平稳有序健康运行。同时,案件服判息诉率显著提升,案件发回改判率降低,司法人员办案能力和水平显著提高。针对判决“执行难”问题,建议法院加强与政府等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寻求支持配合,形成合力,有效提升执行工作质量效率。
佟纪光、厚伯茏、于莉、崔丹妮等代表认为“两院”未来五年工作思路清、谋划实,让大家对全区安全稳定、社会公平正义充满信心。建议“两院”加强普法宣传力度,结合典型案例深入社区、企业、学校开展普法宣传活动,结合司法实践内容及法律常识印发普法宣传手册,利用微博、微信等网络媒介扩大宣传教育的深度和广度,切实提升全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促进纠纷源头预防。
陈文彰、张恕峰、杨磊等代表建议,要深入推进司法体制改革,落实好法官、检察官员额制改革,健全错案责任追究制度,将促进司法公正、公平、公开作为“两院”工作的重要任务,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针对“案多人少”问题,王永明、魏志强等代表建议增加法官、检察官编制人数,努力探索“多元化”纠纷调解解决机制。
徐小峰、张国栋等代表认为,我区治乱疏解工作已进入“攻坚期”、“深水区”,“两院”承担的责任将日趋加重,不可预见的困难和风险也将随之而来,建议“两院”做好相关应急预案。龚志彪代表建议法院继续落实好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工作规则,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检察院要按照北京市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要求,积极做好相关改革工作,进一步发挥职能,强化监督实效。
梁建新、郑玉琴等代表认为,“两院”工作有创新、有亮点,“五联五进”、“三驻两进”、“两地四院”等项工作机制建立,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提高了工作的效能、契合了中央的精神。建议法院继续做好人大代表和居民代表旁听的工作。公检法司等司法机关要加强沟通和协作,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提高百姓的安全感。颛孙永麒代表建议法院探索社区巡回法庭办案模式,设立专人集中审执案件,方便群众诉讼。
田景安、张培莉、乔淑冬等代表表示,法院在人员编制不变,受理案件数量激增的情况下,法官们很好地完成了任务,案件质效显著提升,令人钦佩。建议“两院”在今后工作中,要继续把握司法为民、公正司法这根主线,全面推进司法改革,维护公平正义,提高执法公信力,进一步加大普法宣传力度,让群众知法、懂法、守法,为初步建成国家级绿色转型发展示范区提供坚强有力的司法保障。
岳峰代表提到,随着经济形势不断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不断增多,知识产权纠纷案件数量也在逐年增长。建议两院对高新技术产业公司做好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培训,通过具体案例讲解相关法律知识,使企业科技成果得到有效转化,带动产业发展,为地方经济发展作出贡献。赵恩国代表表示,在高端产业蓬勃发展的前景下,经济纠纷案件呈上升趋势,建议增强司法决策能力和司法审判能力,从而使我区高新企业科技转化成果得到更多法律保护。
于莉、张浩等代表表示,法检两院在我区未成年人司法保护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对学校法制教育贡献很大,建议推进两院与学校的法制共建工作,将共建工作制度化、长效化。黄丹、庞鸿生等代表建议区检察院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建设,加大对食品药品安全、社会治安、环境污染等犯罪的打击力度,做好职务犯罪预防工作,为体制内外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进一步搞好检察队伍培训,不断提高法律监督水平。乔淑冬代表表示,近年来医疗纠纷案件频发,医患关系紧张,建议加大惩处力度,切实保障医务人员的人身安全。
人大新闻报道一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