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网络舆情资源详情

石景山区胜利实现"基本建成无煤区”目标

无煤区建设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重要讲话精神、治理大气污染的重大举措,是党中央、国务院和市委、市政府的重要决策部署。石景山区是首都传统重工业区,是城乡结合部地区,工业用煤量大,民用散煤普遍,无煤区建设任务艰巨。在多年努力的基础上,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石景山区要提前一年基本实现无煤区目标” 的要求,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强力攻坚、多措并举,到2016年11月底压减燃煤99.3%,基本建成全市第三个无煤区,百年重工业基地、千年京西古村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都实现了历史性转变。

工作大事记

关停京能、高井两大燃煤电厂 建成全市最大西北热电中心

我区召开无煤区建设工作推进大会

区委书记牛青山到西北热电中心调研

区委副书记、区长夏林茂调研鲁谷地区煤改电工作

时任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文献调研模式口地区煤改电工作


显著成效


实现了“三个大幅下降”:一是燃煤总量大幅下降。2013年正式启动无煤区建设以来,作为全市用煤大户,石景山区在前期首钢涉钢产业全部停产压减燃煤325万吨的基础上,再次压减燃煤551.76万吨,占同期全市压煤总量的42.7%。二是散煤用户大幅下降。共削减民用散煤约1.6万户,完成散煤总量的98.9%。三是二氧化硫浓度大幅下降。二氧化硫年均浓度(反映无煤区建设工作成效的主要指标),由2006年的58微克/立方米降至目前的10微克/立方米(明显低于其他无煤化地区的限值),煤烟型污染已不是影响石景山区空气质量的主要因素,无煤区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实践有道

(一)关停两大电厂,全面打赢无煤区建设“奠基战”

作为传统重工业区,以京西八大厂为代表的石景山区曾经谱写了首都工业发展的辉煌,同时也是全市的燃煤大户。我们突出重点,聚焦大户,全面打赢无煤区建设的“奠基战”。

关停京能石热、大唐高井两大燃煤电厂是我区无煤区建设的关键所在、重中之重。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根据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成立项目建设协调小组,全力配合停产工作,统筹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各类问题,重点完成了电力送出开关室(GIS室)用地征收、配套“两进两出”工程保障(即燃气管线、中水管线进入敷设,热力输出管线、电力送出工程建设)、协调西北热电中心配套安置房源、妥善安置分流人员等工作,确保了项目如期完工。作为全市压减燃煤的重要举措之一,全面关停京能石热、大唐高井两大燃煤电厂,建成亚洲最大的西北热电中心,压减燃煤541.9万吨,每年减少二氧化硫排放3750吨,减少氮氧化物排放7125吨,减少粉尘排放1125吨,氮氧化物排放控制在每立方米10毫克以内,周边空气质量大幅提高。

(二)实施“五个一批”,率先开展散煤综合整治“歼灭战”

石景山区站在讲政治的高度,着眼全市工作大局,充分认识无煤区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自加压力,在关停两大燃煤电厂、建成西北热电中心后,为扩大战果,我们立足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在城市功能拓展区中率先提出建设无煤区的目标,积极争取到北京市煤改清洁能源等支持政策,并将无煤区建设纳入区委、区政府重点工作之中,列为“八个高端体系”建设和绩效考核的重点任务,同“增量高端、存量提升、依法治乱”三件大事共同持续发力。召开了无煤区建设推进大会,明确通过“五个一批”的措施,即非正规燃煤设施改造治理一批、棚户区改造压减一批、煤改清洁能源提升一批、大杂院清理整治消除一批、打击散煤管控一批,全力推进无煤区建设。一是实施“煤改电”。针对平房区不同特点,采取灵活多样措施,有效解决了地区分表、低保补贴、燃煤炉具补贴、地箱墙箱安装补贴等问题,在6个街道实施了“煤改电”工程,削减民用散煤5283户。二是实施燃煤锅炉清洁能源改造。通过专业指导、奖励补贴、企业自改等多种举措,完成全部13台20蒸吨以上燃煤锅炉清洁改造,2013年底实现无燃煤锅炉集中供热;按照“清洁为先、拆改并举、协同推进、安全保障”的原则,对所有非正规燃煤设施进行全面清洁改造,全区395台民用燃煤锅炉全部完成清洁能源改造。三是实施大杂院清理整治及其他方式改造。结合大力疏解非首都功能,两年来在全区范围内集中开展了3次环境秩序综合治理“亮剑行动”,清除480处低端产业聚集人群大院,削减民用散煤5379户。四是实施棚户区改造。加快了东下庄、西黄村、西井、北辛安等棚改地区“无煤化”进程。五是实施散煤打击。查处无照售煤50余起,检查早点摊等违法使用经营性小煤炉单位1400余家,没收非法小煤炉1263个,基本实现全区域无销售、无使用、无存放散煤。

(三)攻克棚户区减煤难关,全力打赢无煤区建设“攻坚战”

由于历史原因,我区平房区和建成区交错共存,民用散煤需求大、分布广,涉及全区1.6万户约5万人,约占全区常住人口的8%,治理民用散煤成为无煤区建设中“最难啃的硬骨头”。我们突破难点,多措并举,全力打赢无煤区建设的“攻坚战”。


通过调查研究分析,我们认为:衙门口、北辛安等棚改地区是石景山区外来人口聚集、散煤使用的重点区域,占散煤治理任务的70%,是无煤区建设必须要攻克的重点难点。针对衙门口地区特殊情况,我们梳理出衙门口地区4大类,10余个问题,提出相应对策,实施“煤改电”,基本解决了该地区民用散煤问题。此外,先后启动了东下庄、西黄村、西井、北辛安等棚户区改造,大大缩短了这些散煤集中使用区域的“无煤化”进程。特别是今年下半年刚刚启动的全市最大的北辛安棚改项目,如何在拆迁签约前达到“人走煤减”的目标,成为我区年底前能否完成无煤区目标的关键。为此,区委、区政府专题研究,决定拨付专项资金1.65亿元,以发放环保奖励形式推进北辛安棚改区“无煤化”工作。截至12月15日,按照“不燃煤、不居住”条件验收合格3235户,完成了全区居民散户燃煤压减任务的“最后一公里”。

未来工作

(一)综合施策,巩固无煤区建设成果

目前,我区还存在部分外来用煤户,仍存在民用散煤现象。下一步,我们将结合所有存量违法建设拆除工作,加强对民用散煤的治理。通过加大棚改拆迁、大杂院清理整治等工作力度,逐步消除民用散煤现象,巩固无煤区建设成果。

(二)加强执法,严厉打击散煤使用行为

散煤打击是实现无煤区建设源头治理的关键,也是影响居民参与无煤区建设的重要因素。现阶段,我区范围内还存在餐饮、洗浴、烧烤等违法使用经营性燃煤的情况。我们将继续加大联合执法力度,集中打击非法生产、运输、销售和使用散煤的行为,确保辖区内无销售、无使用、无存放散煤的行为。

(三)强化统筹,促进直管公房用煤尽快解决

目前,各街道(鲁谷社区)辖区内还存在中央、市属企事业、部队等单位直管公房用煤情况,我区已向用煤单位送达了《关于协助推进石景山无煤区建设工作的函》,要求其按照市政府要求配合区政府完成无煤区建设任务。下一步,我们将加大对直管公房“煤改清洁能源”的统筹,加紧与市环保局进行政策对接,促进直管公房用煤尽快解决。

Copyright 2006-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北京市石景山区图书馆